【48812】抗日战役时期中日戎行兵器配备之比较
抗日战役时期,日本戎行凭仗其先进的兵器配备大举侵犯我国。在敌强我弱的晦气态势下,我国军民以下风兵器配备抗击日本侵犯者。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勇敢杀敌,同反法西斯盟国一到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役前史向世人昭示,兵器配备是决议战役输赢的首要的要素,但不是决议要素。战役的正义与否,民意的向背,才是决议抗日战役输赢的决议性要素。
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日军三八式步枪是侵华战役中日本陆军运用最遍及、我国军民最了解的步卒兵器。三八式步枪于1905年即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定型出产,因而依据天皇年号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该枪原形为日本“三十式步枪”,后为避免沙尘进入枪机内,导致操作不良,在枪机上设置了一个拱形防尘盖,故又被称为“三八大盖”。这种枪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选用改善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控制,具有牢靠的安全性,很少呈现枪栓开裂的状况;射击精度好,射程远,有用射程达460米;枪身长度为1280毫米,加上长度500毫米的单刃刺刀,十分有利于小个子的日本兵进行利剑搏斗。但因为子弹口径小,仅6.5毫米,弹头飞翔安稳,杀伤力反而不高,子弹“打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眼”。其时我国军民戏称:“用三八枪打中抗日兵士,养几天伤又能持续抗日。”
日军也意识到三八枪威力小,于1939年曾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并以当年为日本神武天皇纪元二五九九年而命名。性能与德国98式毛瑟枪适当,却囿于优先发展海空配备的军工指导思想,仅配备少数。一起,日本陆军上层以为,射击精确性高可补偿杀伤力缺乏的缺陷,特别是我国戎行战场救治水平差,也是约束九九式步枪出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戎行的七九式步枪我国从清末起,由汉阳兵工厂仿制德国7.92毫米口即毛瑟枪,研制出其改善型——“汉阳造”。1935年南京政府依据德国参谋主张,以德式Kar98毛瑟步枪为规范一致三军,除在国外购买少数,在国内仿制并批量出产,并命名为“中正式”步枪。因口径与“汉阳造”相同,被通称为七九式步枪。此种枪在二战中也是德军的首要配备。这种枪在首要长处是威力大。据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反映:七九式步枪的创伤进去的眼小,出来的眼大,能带出一块肉,杀伤力比“三八大盖”大得多。缺陷是射程不如“三八大盖”,有用射击间隔只要150米,但因为我国与日军相同,把拼刺刀作为一种常用的战术,因而刺刀长度都在500毫米以上。尤其是“中正式”因枪短,刺刀长达575毫米,但上刺刀后仍比日本三八式短10毫米左右,许多部队为补偿缺乏,往往配发大刀,以利于利剑战。只不过我国出产的新式“中正式”步枪数量有限,远远满意不了部队的配备和作战需求。我国戎行仍有对折左右战士配不上这种枪。
山西军阀阎锡山上世纪20年代在太原兵工厂曾一度仿制过日本三八式步枪,因为部队运用后遍及反映杀伤力小而终究抛弃出产。
此外,因为枪少兵多,除中央军外,川军、滇军、西北军等不少地方戎行底子配发不上满足的七九式步枪,很多运用的是清末出产的旧式“汉阳造”。这种步枪是漏夹弹匣,很简单卡夹。还有便是清光绪年间江南制作厂仿德国毛瑟枪制作的“江南造”步枪。因为运用时间太长,保养缺乏,膛线磨没了,打出的子弹都是拐弯的,瞄准设备也因磨损严峻而难以运用。还有部分从十几个国家购来的,因品牌凌乱,修理保证困难,战经常呈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的状况,还遭到出售国能否及时供的限制。
将中日两国戎行运用最遍及的两种步枪性能做归纳比较,可以精确的看出,“三八大盖”的射程和精确性优于七九式,七九式的杀伤力强于“三八大盖”,两者各有长短,难分高下。但因为中日两军步枪在规范化、系列化以及供给数量上的巨大距离,战场上的优势往往向日军方面歪斜。
上一篇: 人才房的弊端有哪些